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

花垣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2 09:00:00 字体大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花垣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吉首市乾州新区文心路1

邮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231052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花垣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

湖南湘西花垣县花垣镇永丰村

建设单位

花垣德润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南森轩环境评估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年产5万吨有机肥(其中包括有机肥粉剂30000t/a、有机肥颗粒5000t/a,生物有机肥粉剂5000t/a、生物有机肥颗粒5000t/a、有机无机复混肥5000t/a);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5万元,占总投资的2.1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人为噪声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机械

1)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上对噪声进行控制,应尽量选用新型的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选择高噪声施工机械作业时应采取消声减噪措施,做到施工边界噪声达标排放;

2)改进施工方法,合理布局施工现场

3、强噪声作业时间

将高噪声作业如打桩等安排在白天,大型运输车辆通过居民区时,应当缓行或绕行,尽量不鸣笛,夜间(22:00-6:00)停运。应特别强调,严禁夜间在场区内实施物料、残土等的装卸、拉运操作。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扬尘

1)施工场地“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围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清洗、施工现场地面100%地面硬化、洒水清扫保洁100%、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运输)相关标准中相关规定控制施工期粉尘。

2)建设工程开工前,按照标准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对围挡进行维护。

3)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举报电话等信息。

4)施工现场出口处应当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施工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

5)在施工期间加强施工作业管理,施工现场路面要压实,经常洒水;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而且对运输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要加盖苫布,完全密闭运输;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不露出、不遗撤外漏。

6)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不得从高处向下倾倒或者抛洒各类物料和建筑垃圾。

2汽车尾气

本项目在施工现场所用的机械设备和车辆中,主要以柴油、汽油为动力。项目施工区域内,地形开阔,空气流动性较强,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稀释;同时,环评建议施工过程中选用低能耗、低污染型机械和车辆,使用清洁能源,以降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3、运输车辆扬尘

该项目可以控制的运输道路为施工进场道路,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施工时要对路面经常清扫和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当路面出现损坏及时修复,以减轻该路段的运输二次扬尘影响。

对于厂区外的运输道路,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汽车运输扬尘,主要是控制沿途超载抛洒及道路车辆行驶引起的二次扬尘,对物料运输提出如下要求:

1限制汽车超载,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尽量采用箱车运输,防止砂石料撒落;

2场地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装置,运输汽车出场前对轮胎、车体进行清洗,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并及时清扫路面。

()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内现有化粪池,定期清掏。

2施工废水

施工现场冲洗废水中主要含有泥沙,将其收集到沉淀池,经沉淀后可重新用于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废水以蒸发为主,不外排。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精心设计与组织土方工程施工,争取实现挖、填土方基本平衡,以避免长距离运土;对废弃在现场的残余混凝土和残砖断瓦等,及时清运;

2)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将一些有用的建筑固体废物,如钢筋等回收利用,避免浪费;无用的建筑垃圾,则需要倾倒到指定场所;

3)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密闭、包扎、覆盖,不沿途漏撒;

4)生活垃圾治理措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清运;

二、运营期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由于项目发酵时间较短,发酵过程中无沼气产生;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发酵及陈化工序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以氨和硫化氢表征),破碎、筛分、造粒、干燥、冷却等工序加工粉尘及干燥工序产生的氨及硫化氢,烘干工序生物质燃烧机烟气及食堂油烟等。

本项目畜禽粪便由周边养牛及养猪场专车运送到厂区,本项目不设置吸粪车;粪便为养殖场处理后的干粪,含水率在40%左右,禽畜粪直接进入厂区发酵车间发酵池内,不在厂区内暂存。本项目原料在完全发酵至无臭味后方为成品,故成品加工车间处理的物料基本无恶臭气体产生

()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及食堂废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且污染成分简单,项目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回用于发酵工序,不外排。

2、生物除臭系统排水

项目设生物除臭系统对恶臭气体进行处理,生物除臭系统配有滤池(1m3)、循环喷淋系统和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将循环水喷淋至填料层表面,喷淋水循环使用,喷淋用水定期更换,每月更换1次,年更换约12次,年更换过程需水量为12m3;此外,生物除臭系统运行过程中水量损失约为用水量的5%,每天需新鲜补充水量为0.05m315m3/a,故本项目生物除臭系统运行需水量为27m3/a。生物除臭系统喷淋用水定期更换,每月更换1次,年更换约12次,废水产生量12m3/a,回用于发酵工序。

3、化验室废水

项目运营期每次检验仅需要不到1g有机肥样品,化验室用水量较少,约1.5m3/a0.005m3/d),废水产生系数取0.85,则化验室废水产生量1.275m3/a0.004m3/d),化验室废水与废试剂瓶及沾染物一起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4、初期雨水

项目区拟设置60m3初期雨水收集池雨水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后可用于厂区洒水降尘和绿化灌溉。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在设计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无论是委托设计制造还是购买成品,都应提出相应的控制噪声措施和声级值控制指标,配套定购降噪、防噪设施;在满足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尽量将高噪声装置向厂区中央集中,增大高噪声源与厂界的距离。

在建设与生产阶段:在设备安装和厂房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减震、隔声、吸声等降噪措施。对高噪声源设备采取封闭结构,如空压机等。针对废气净化系统风机噪声,加设隔声罩。为减轻项目原辅材料运输过程中车辆噪声对其集中通过区域的影响,建议厂方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和维护,保持车辆有良好的车况,要求机动车驾驶人员经过噪声敏感区地段限制车速,禁止鸣笛,尽量避免夜间运输。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生活垃圾

项目劳动定员为30人,人均产生生活垃圾按0.5kg/d计,则项目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5kg/d4.5t/a)。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一般固废

1除尘器收集粉尘

项目运营期有机肥粉碎、造粒、筛分等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通过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收集处理,根据物料衡算,截留颗粒物量为16.61t/a,除尘灰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集中收集暂存在一般固废堆场后全部回用于生产。

2废包装材料

项目废包装材料主要是指生物菌种、除臭剂等原辅料使用过程中以及有机肥产品包装时产生的废塑料袋,产生量约1.0t/a。废包装材料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集中收集暂存在一般固废堆场后外售综合利用。

3生物质燃烧机灰渣

本项目灰渣产生量约为燃料用量的10%,燃料年用量为500t/a,则生物质燃烧机灰渣产生量为50t/a。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的主要成分是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可返回生产工序中,用于生产有机肥。

4废布袋

除尘器废布袋年产生量约0.1t/a,属于一般工业固废,随生活垃圾清运处理。

5废生物除臭设备填料

项目定期更换的生物除臭设备填料,一般固体废物编码为900-008-S59,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更换后的除臭设备填料产生量约为2t/a,更换下来的填料交由厂家回收。

5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是指食堂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项目食堂每天就餐人数为30人,食堂餐饮垃圾产生量按0.1kg每人次计,厨余垃圾产生量为3kg/d0.9t/a。餐厨垃圾设有专用收集桶收集,由有餐厨垃圾回收资质的专门人员回收。

3危险废物

1废机油

备维护检修过程产生少量废机油,产生量约0.01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废机油属于“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代码900-217-08”,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2化验废物及沾染物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化验废物主要为实验废水和废试剂瓶及沾染物。实验废水主要为实验仪器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1.275t/a;废试剂瓶主要为有机肥进行产品质量指标检测时氢氧化钠、硫酸等废试剂瓶,产生量约为0.01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化验废物属于“HW49其他废物,代码900-047-49”,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